梅州概要
梅州市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联谊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
梅州市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全境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总面积15899.62平方公里。
梅花,是梅州市市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亦代表梅州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毅进取精神。梅州标志性建筑——梅江桥及“一江两岸”。梅州标志性传统建筑——围龙屋,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梅州是中国著名的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梅州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临潮汕,北接福建龙岩和江西赣州,南邻河源、汕尾市,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远、丰顺、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梅州市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即将在2009年10月承办2009‘ 梅州 世界客商首届大会。誉称世界的“客都”,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
梅州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汕头、湛江、韶关)之一。昔日的山区小镇正逐步被花园式、绿中城、城中水的中等城市所取代,全市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各县县城和农村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架构基本形成。城建与水利成为新的亮点。梅城“一江两岸”工程被国家水利部誉为城市堤防建设“梅州模式”,被国家建设部授予2002年度“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被评为联合国人居环境项目“优秀范例奖”。梅州首创的城市公厕管理模式,被联合国国际能源与环境考察团誉为“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后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梅州旅游
梅州市 - 旅游景点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450公顷,是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饱蘸着祖国茶文化, 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 通过茶叶种植、加工、茶艺、茶诗词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在雁南飞茶田里,你将发现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美景,层峦叠翠的茶园,古朴雅致的别墅,潺潺的流泉,花团锦簇,绿草如茵……,你不但可以饱览美景,而且可在游览中增长不少茶的知识,领略古今中外茶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享用传统的客家菜,如开锅肉丸,山溪香螺、梅菜扣肉以及茶田特色的香茶炖乌鸡等新式菜肴。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研制开发的系列茗茶,香气清高幽深,滋味 鲜爽,乃茶中珍品。其中金单丛乌龙茶己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自1997年10月开业以来,雁南飞茶田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省文明窗口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国家AAAA级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位于梅县雁洋镇福村,是在梅县华银垦殖场的基础上,由广东华银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兴建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养生健身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雁鸣湖旅游度假村近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该度假村占地1万多亩,预计总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其总体规划主题突出绿色旅游和生态保健,结合绿色生态环境和道家“天、地、人三和合”的养生理论,按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概念兴建“春晖园、夏晓园、秋实园、冬融园”四大功能景区,各景区配套系列度假及娱乐设施,将是梅州乃到粤东旅游度假功能较为齐全的度假胜地。
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目前旅游度假村已投入1.6亿元,开发兴建了春晖园 、夏晓园、秋实园三大景区。各景区已建立的旅游设施主要有:酒店、山庄别墅、茶艺馆、滑草场、旅游池、童趣园、娱乐城、绿岛广场、紫烟瀑布、梅池、银湖庵、网球、羽毛球场、台球馆、玫瑰园、马车驿站、几十处亭台榭阁景点和配套服务设施,还将兴建跑马场、儿童乐园、森林公园、狩猎场等设施。正在兴建中的冬融园里,有水上高尔夫练习场、儿童戏水园、大型标准化户外游泳池、射击场和中国南药标准化种植试验园等项目和设施。度假村最终将以开发、建设“中国南药种植和加工基地”,以及建设配套完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养生修性“综合服务设施,实现“以药促旅、药旅结合”的发展模式,逐步把其建设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南药养生旅游度假第一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的建成,为人们提供了又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同时对推动梅县“旅游旺县”战略的实施,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将起极大的作用。
千年古刹灵光寺
灵光寺,位于雁洋镇境内的阴那山麓,离梅州城46公里。是广东省四大名寺之一。创始人为唐高僧潘了拳,他于咸通二年(861年)圆寂后,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圣寿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灵光寺,现正门石匾上所刻"灵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写的。
千年古刹灵光寺
灵光寺依山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自古远近闻名,吸引大量游人参观,为什么呢?因为灵光寺有"三绝"。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当,干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这就是称为"广东宝树"的"生死柏"。此柏树是建“圣寿寺”之前潘了拳亲手种的,树龄达一千 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树也死了近四百年,却与生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前几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拍过一部电影《生死树》,就是以这两株树为背景。其二绝是,寺里最壮观的主殿大雄宝殿,经常香烟鼎盛,但不管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香烟薰人,是什么原因呢?传说是因为殿顶的藻井所起的作用。这个藻井,是用1000多块精制的长方木构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称为菠萝顶,结构巧妙奇特,是寺庙建筑艺术的杰作。在我国这样的菠萝顶仅有两处,另一个是北京天坛的方形藻井。这个菠罗顶妙就妙在它会把大殿内的香烟及时吸到殿顶迅速排出,而不会使殿内游人被烟呛着。其三绝是大雄宝殿后面山上绿树繁荫,但大殿屋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是个谜。灵光寺除大殿外,还有金刚殿、罗汉殿、诸天殿、观音阁、钟鼓楼、经堂、客堂、斋堂等。此外,灵光寺还有不少 神奇传说,如“五色雀”、“无笃石螺”、“片生熟鱼”,以及一些珍稀植物等灵迹。灵光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已修整一新。由于人民政府重视和海外侨胞的资助,修建了“三柏轩”、“观音阁”,塑制了“三宝”、“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像,以及重建了山门、歇石亭、粲花馆、陶茶亭、古银桥。目前,它与附近景点“叶剑英纪念馆”和“雁南飞旅游度假村”相衬联辉,吸引着不少海内外游客。有心登上五指峰观看日出美景和山顶风光者,可以头一天到达灵光寺,第二天一早登上五指峰顶等待日出,幸运者还可能看到“灵光”的出现。悠久的历史,在梅州大地留下了许多独具特色、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围龙屋、土围楼、四角楼、五凤楼、走马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
一、围龙屋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木等。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口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防火、防旱等作用。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龙”,但在建筑上都有共同特点,即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屋内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一百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令人叹为观止。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柑榄屋、云南的一墩屋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物。梅县南口镇的南华又庐、丙村镇群锋村的仁厚温公祠围龙屋,梅江区三角镇的承德楼围龙屋(星园酒家),已成为海内外游客涉足的热点。
大埔土围楼花萼楼
二、土围楼
现存土围楼,多见于山区乡村。土围楼呈圆柱形,内径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建筑材料用粘土、细石、竹筋等,圆形外墙厚达1米多,一般围楼三至五层,高10多米。内屋则用木料构筑楼板和栏杆,多达100多个甚至200多个房间,可供10几户、几十户或上百户的大家族聚居。大埔县大东镇联丰大丘田村的土围楼花萼楼,建于明朝万历36年(公元1608年),楼高3层11.9米,建筑面积3525平方米,内外三环连为一体,共有210个房间。花萼楼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内涵丰富,为广东省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土围楼,2002年7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华“联庆楼”
三、四角楼
俗称“四点金”,以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建成的为多,一般布局为二堂、三堂二横组成,在两横屋前后两端,再高筑一间高于整座房屋的攒山式四方楼,俗称“炮楼”,四周设有内宽外狭的瞭望孔和枪眼,以便向外射击来犯之敌。四角楼整体多为二层结构,因其栋、进、横较多,故楼上楼下巷巷相通,又称“棋盘屋”,在兴宁市、五华县、平远县等地的乡村较多。五华县锡坑镇老楼村的“联庆楼”为著名“亚洲球王”李惠堂的故居,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即为典型的四角楼。
四、五凤楼
此类民居主要沿山坡地势呈阶梯式而建,特点是房基呈阶梯形,顶瓦呈层叠式,一般为五叠。从远处看去,一层层的顶瓦飞檐,犹如五双凤凰展翅。过去,五凤楼多见于山区乡村,现存世较少,已成罕见之民居。
五、走马楼
走马楼外形有一字形、凹形或曲尺形,多为依山而建,分上下两层,底层为厨房、农具杂物房、畜栏、厕所,上层为人居室和仓库。主要特点是:在二楼外部用木料建成一条长长的走廊,以适应山区潮湿及多雨的特征,既通风、干爽、卫生,又可防盗、防山洪、防野兽。在闽粤赣边境交界处的山区,至今可见新旧不一的走马楼。
六、方石楼
大埔县城龙岗村的泰安楼,即为方石楼的典型代表作。该楼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砖石木结构,面宽52米,进深49米,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建筑面积5136平方米,楼高三层11米,共有200个房间。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分上下二堂,左右为厢房,平房四周为天井,三层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的格局。泰安楼规模宏大,设计精巧,布局规整,风格独特,雄伟壮观,为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2002年7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七、门堂屋
门堂屋是一种祖堂居中、两侧设置居住横屋的建筑形式,一般为三堂四横,建筑几何中心置于下堂、中堂、上堂三个堂屋,两侧各布置两栋横屋。通常,下堂为大门出入口,中堂为议事厅,上堂供奉祖宗牌位,横屋为居室。大门堂屋则为三堂六横、四堂四横、九堂四横等,为最常见的客家民居。
千佛塔
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由南汉王刘鋹始建于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塔分为七层,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 临观赏。中间嵌以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及<<重修千佛塔记>>。
千佛塔
1990年,在政府支持和海内外热心人士捐款赞助下,由千佛塔寺住持释明慧主持,耗资4000多万元,在大东岩山顶建造九层石塔,并经上级批准,将"南汉千佛铁塔"移置于新千佛塔底层,统称为"千佛宝塔",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署塔名,新建千佛塔九层高36米,全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高耸云天,雄伟壮观。二至八层内墙新雕千尊玉佛,第九层内塔安放千尊金佛,并悬挂一口一吨重的大铜钟,保留唐代古塔风格,构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三千佛塔"特色。各层外围设有走廊、栏杆,可供游客登高眺望梅州城区景色。
如今,在千佛塔下,又新建了雄伟的千佛殿,殿中有各样栩栩如生的神像,中间毗卢庶那大佛像镶嵌着两万颗宝石,为中国之最。大殿两侧的二十四诸天壁画,全国仅有两幅,另一幅在北京。千佛殿下还有沿山而上的九曲文化游廊,古建筑与现代艺术融为一体,显得更加灿烂辉煌。这样的佛教文化精品,当然值得一看!
梅州市 - 美食
梅州市
梅州金柚
梅州金柚的栽培已近百年历史。目前全市总面积30万亩,产量30万吨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金柚商品生产基地。1995年被国家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金柚之乡”。金柚果大、外形美观、果色鲜黄、肉质脆嫩、清甜爽口、汁多化渣、有香蜜味,富含营养物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果之王”之称,又由于其耐贮藏运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可贮藏半年而不改风味,故又有“天然罐头”之称。
据广东省农科院的化验分析:金柚果汁中含可溶性固形物14%,高者16%,全糖12.68%,有机酸0. 368%,每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104. 6毫克,较甜橙高2倍,较桔类高4倍,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B1、B2、E、P以及人体不可缺少的磷、钙、镁、硫、钠等矿质营养元素。中医认为金柚具有化痰止咳,消食块膈,主治孕妇食少、口淡、去胃中恶气,解酒毒,消除饮酒者口中的异味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金柚花富含挥发性芳香油,除有行气、除痰、镇痛作用外,制作成面脂后,具“长发润灿”;柚皮味辛、苦、性温,其功能化痰止咳,理气止痛,故柚皮可入药,制成柚皮糖果后,所含的柚皮甙元,有解痉作用,这与李时珍所说柚皮具“散愤憨之气”相一致。近年来,科技人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金柚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金柚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C、B1和胡萝卜素等,含有较丰富的柚甙,属于天然的植物黄酮。柚黄酮具有抗炎、降血脂与血液黏度等作用,是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特效药。柚果中还含有7—8%的果胶,天然果胶既有降低血糖、血脂、抗癌、抗菌、解毒、止血和调节肠道机能,防治糖尿病、肥胖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保健功能,又具有优良的胶凝、增稠和乳化稳定作用,因而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生产中,还可用作生化试剂。目前梅州已成功开发出金柚加工产品金柚酒、金柚茶、金柚含片等。梅州金柚以它日益提升的知名度使产品市场不断扩大。近年来产品大量销往北京、上海、四川、广州、深圳、珠海等全国各地,还出口到香港、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均受消费者欢迎和好评。
梅州市 - 梅州市客家菜“十佳传统菜”:
农家梅菜扣肉
客家盆菜
杂锦豆腐煲
营富炖鸡
葱油鸡
金环玉带(炒猪肠)
白灼河鳗
酿豆腐
红焖肉醋溜鱼
梅州历史
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分为惠阳、汕头两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月,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肥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后,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3月正式挂牌),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梅州经济
梅州市的经济比较落后,工业基础薄弱。
2007年,梅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10.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978元。
在农业方面,沙田柚、茶叶等三高农业是梅州最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曾被誉为“中国金柚之乡”和“中国单丛茶之乡”,
在工业方面,烟草、建材、电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大支柱工业产业,梅州卷烟厂是梅州最有实力的企业之一。
梅州市的矿藏资源非常丰富,梅县的铜矿、蕉岭的石灰石、大埔县的瓷土、兴宁的煤矿、平远的铁矿都非常出名。由于2005年8月7日,在兴宁市黄槐镇一煤矿发生"大兴矿难",造成至少123名矿工遇难,这件事导致广东全省范围的大多数煤矿被封闭。
梅州文化
一、春节
俗称“过年”,为客家人盛大而隆重的节日。腊月二十五日“入年架”,家家户户大搞卫生,将房屋内外打扫干净,俗称“扫屋”,并购买新衣、服饰、腊肉、腊肠、糖果等,俗称“办年货”。除夕日上午贴门神对联,午餐后洗澡换新衣,晚餐全家人欢聚一堂,餐桌上摆着丰盛的美味佳肴和美酒,谓之“团年饭”。子夜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烟花,俗称“迎新年”。大年初一,大家早起相互拜年,说恭喜发财、新年如意等吉利话;舞龙队、舞狮队清早出动,敲锣打鼓到各家各户拜年,大家笑脸相迎,并馈赠红包。年初二至年初四,亲朋好友互相串门拜访。大年初七,客家人一般要吃七样菜,即葱、芹、蒜、芫荽、韭、豆腐、鱼,寓意吃后聪明、勤奋、会划算、有缘分、幸福长久、年年富足有余。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吃汤丸,寓意团圆和睦。夜晚,乡村或大户人家往往举办舞狮头、舞龙灯、烧烟架、放焰火等喜庆活动,男女老少簇拥观赏,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三、清明节
清明节前后三天的上午,为客家人上坟扫墓时间。清除墓地杂草后,在坟堂摆上“三牲”等供品,按辈份排列拜祭,先拜祖宗再拜后土。拜祭后,焚烧纸宝,燃放鞭炮,随即辞坟。清明之日,多数人会吃用艾叶、狗贴耳、糯米粉、红糖等精制而成的“清明粄”。
四、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许多客家人会在大门上张贴钟馗像,或把艾枝、桃枝、葛藤挂于门上,俗称“挂青”,即可辟邪驱鬼。家家户户必吃粽子,以祭念屈原。在临近梅江的乡镇,如梅县的松口,韩江边的大埔县高陂镇等,偶有龙舟比赛。沿江两岸围观者人山人海,一片欢腾。
五、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日,又称盂兰盆节。相传原为佛教节日,释迦牟尼要目莲在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食物,斋供十方诸佛。客家地区超度亡灵的“打莲池”,相传为目莲救母演化而来。自1949年至今,客家人已将此佛教节日演化成过“七月半”,家家自备丰盛酒菜,亲朋好友串门互访,聚首一堂,开怀畅饮,欲醉方休。
六、灶君节
客家人传说灶君掌控一家人的饮食与生死祸福,每年腊月二十日,他都会升天向玉皇大帝呈告各人平日的善恶功过,玉皇大帝则根据其所奏降下祸福旨意。因此,大家对灶神爷必恭必敬,故在阴历八月初二的灶君生日、阴历十二月二十日灶君的上天之日,将美酒和“三牲”摆在灶头上,恭敬地为他祝寿或壮行,希望灶神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多多赐福。
七、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客家人称之为“八月半”。家家户户晚上在门坪、庭院或阳台摆茶桌,放上月饼、糕点、花生、茶水、果品等“接月华”、敬“月光”,一家人高兴地坐在一起吃月饼、喝香茶和赏明月。
八、重阳节
秋高气爽的阴历九月初九,俗称“重阳”、“重九”,旧时,放风筝活动随处可见。更多的客家人则喜欢登高,含避灾之意。如今的重阳节,梅城市民往往成群结队涌向城郊的泮坑风景区、百岁山进行登高活动,兴宁人则浩浩荡荡地登上神光山,人流如潮,蔚为壮观。
九、冬至节
农历24个节气之一。客家人喜欢在冬至前后吃羊肉煮酒,俗称“冬至羊、夏至狗”,认为此时吃羊肉煮酒对身体大有补益。同时,冬至时多蒸年酒,谓之“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所酿之酒珍藏数年成为“老酒”,以供款待嘉宾贵客和亲朋好友享用。